Blog Banner
大學與普通話 - 頭條日報專欄 《廢中手記》
05-Feb-2018

大學與普通話

 

筆者讀大學的年代,世界比較簡單,大學的選科也比較簡單。第一年是那七八科必修的;第二第三年就選好主修,再選課程就是了。課堂全部英語授課,但當中沒有任何語文課。無他,因為高考有英語運用科,不合格根本入不了學。而英文成績一般的,校方會鼓勵他到語文中心 (Language Centre) 去惡補一下;雖知上課考試都用英語,英文不夠好是很吃虧的。

 

那個年代,語文中心是個很受歡迎的部門。除英語班外,亦經常有不少日文班、普通話班,及其他外語班,全部非常受歡迎。不過語文中心的成績,全部都不計入成績單的;你有興趣就來排隊報名,額滿即止。筆者當年也曾嘗試報讀初級日語及初級普通話,難度跟排周杰倫演唱會門票相仿,當然是排不到了。

 

當時來自五湖四海的交換生及學者,以外國人較多,但也有來自國內的。這些國內交換生或學者,他們上課、授課主要都是用英文;日常與本地生交談,英語之外,就是口音不純的粵語。他們獲頒受的學位學歷跟本地生是一樣的,所以大家成績單上應考的科目及畢業要求也是一樣的。

 

那麼,在這個普通話都沒機會多說幾句的氣氛底下,畢業生一定不能北望神州了?偏偏筆者好多同學加入了大銀行,會計師行,有被派到國內辦事處的,一樣表現優秀,步步高陞;有些自己到國內做生意,也沒有發現他們因為不懂普通話而寸步難行 (不過會因為其他原因而碰壁) 。筆者也曾在山西、河北、江蘇等地長駐凡十年,倒沒有因為連一張初級普通話證書都沒有而生活有困難。

 

明乎此,大學還要操心學生普通話水平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