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Banner
揚善 中史科 - 2018 DSE 應試攻略
28-Feb-2018

揚善 中史科 - 2018 DSE 應試攻略

資料來源 青協DSE 27771112:goo.gl/BdYYZj

科目:中史

 

揚善

現代教育文學科、中史科導師

 

導師簡介

現代教育中國歷史及中國文學導師,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,中學文憑試中中國歷史、中國文學均奪得5**級別。揚善教學經驗豐富,具5年補習經驗,當中不乏名校學生。在其教導下,學生成績均有顯著進步,曾有中史補習學生奪得5**。

 

試卷概覽

公開考試卷目

佔分比重

考核時間

考核內容

卷一
歷代發展

70%

2小時15分鐘

設涵蓋甲、乙兩部的40分必答題;

其餘甲、乙部各設3題,考生須分別各選答一題,共50分。

卷二
歷史專題

30%

1小時20分鐘

設6單元,每單元各設3題,學生從所選的1個單元中選答2題,共佔50分。


 

答題結構

中史答題講究脈絡清晰,不論是幾分的題目,也應先寫「標題段」。
「標題段」應先回應題目,再寫出下文每段的重點。

「標題段」下的每段應由三部分組成:「標題句」、「史料」、「分析」。

「標題句」應清楚交代該段論點,又或是所述內容,並緊扣題目。

所謂「史料」,可以是史家觀點、歷史事件的經過、政策名稱、人名、數據,切忌寫一大段大部分情況均可套用的形容,如「君主賢明,用人唯才,經常關心吏治」等。

當然,針對不同題型有不同的答題技巧,下就兩種常見的題型,加以說明。

例子一:卷一  10分說明觀點題型

 

作答此題型的題目,「標題段」宜先解釋要說明的觀點,徜該觀點以文言寫出,更應將之譯為白話,再寫出下文將以什麼論點說明該觀點。

10分的題目同學應寫2-3個論點,每個論點應輔以2-3 個史料,配合分析,方為上品。

 

有說秦是「因法而興,因法而亡」, 試加以說明。(10分)

 

標題段

        有言秦「因法而興」,因商鞅變法,行法家思想而興(論點一);亦「因法而亡」,因以法治國,嚴刑峻法過於嚴苛而亡。(論點二)

        孝公任用法派的商鞅變法後,國力登時提升不少,可見秦乃因法而興。其變法內容主要分為嚴刑峻法、重農抑商和軍功爵三方面。(標題句)

 

論點一

        商鞅實施嚴刑峻法,使秦國安定富強。(標題句)例如「盜一錢者罰戍邊、偷桑葉不滿一錢者罰徭役廿天、步過六尺者受罰」等。(史料1:論証用法家措施)在此等法制下,其時社會「道不拾遺、山無盜賊,家給人足」(史料2:証明「興」),有助其富國強兵措施的推行。

        商鞅重農抑商,提升秦的經濟力量。(標題句)秦國地廣人稀,故商鞅鼓勵農耕,行土地私有制,以增強國家經濟實力。這為統一戰爭提供必需的物質財富,秦的本部在關中,據《史記.貨殖列傳》所載,關中之地佔天下的三份一,其人口雖不過天下之三成,但財富卻佔天下的六成,(史料3:証明「興」)可見秦國何等富有。

        商鞅亦推行軍功爵,提升秦的軍事力量。(標題句)用「慶賞」和「刑罰」激勵人民參加公戰,英勇殺敵。在統一前的一百三十年間,秦軍參加過數十次重大戰役,殺敵一百七十餘萬。(史料4:論証用法家措施而興)軍功爵這個法家的措施為秦養成了刻苦耐勞、不怕犧牲、勇於「公戰」的尚武精神,可見秦乃因法而興。   

 

論點二

        惜秦亦「因法而亡」,嚴刑峻法引致民怨四起;獨專法家,其他思想一律不容,最終因而亡國。(標題句)

        秦以法治國,嚴刑峻法引致民怨四起,終致滅亡。(標題句)據《過秦論》所評:秦敗亡是因「不施仁義,而攻守之勢異也」。(史料1:論証「因法而亡」的史家觀點)在亂世中需有「法」方能有效治國,惟統一後若再以苛酷刑法治國,人民動輒得咎,致令人民挺而走險,速致秦亡。秦建立後,所施之刑法太凶,如人民犯法,誅及三族;一戶違禁,比鄰連坐,(用法家措施的史料)據<<史記>>載,其時『赭者塞路,囹圄成市』,(史料2:論証用法家措施)足見其施刑之凶。人民走投無路,只好投向革命軍隊,陳勝、吳廣因「戍邊過期者死」一律而起義便是一例(史料3:論証「因法而亡」)。

        秦獨尊法家,得不到儒生支持,終致滅亡。(標題句)秦獨尊法家,罷黜其他思想,更焚毀天下除醫藥、卜筮、種植、秦史、官府藏書外的書籍,坑殺儒生460人。(史料4:論証獨尊法家)戰國時東方各國主要受儒家影響薰陶,故秦和東方各國形成文化上的差異,加深秦與中原人士之衝突。知識份子作為社會中堅,乃人民與國家之間的橋樑,其支持對政權鞏固甚為重要。秦獨尊法家,其餘諸家不容,故得不到知識份子的支援,加速秦亡。 (說明)

        由此觀之,秦先因商鞅變法而富強,後因以法治國,過於嚴苛而亡,可見是「因法而興,因法而亡」。

 

 

例子二:卷二(知識分子)25分「生平與知識分子特色」題型

 

作答此題型的題目,須將該知識分子的生平與知識分子特色扯上關係,說明如何從其生平中某件事跡,反映某種知識分子特色。每一段「標題句」均應寫出是什麼生平反映什麼特色。

25分的長題目較常於卷二出現,同學應寫5-6個論點,每個論點應輔以4-5個史料,配合分析,方為上品。

 

孔子的生平反映知識分子有何特色?(25分)

 

標題段

      孔子一生重視禮樂,推行仁政,更編修典籍,充份展現知識分子著重個人道德教養,士志於道,道尊於勢,安貧樂道以及著書弘揚理想這些特色。

 

論點一

        首先,孔子對禮樂制的重視及聞名於世的博學才華,反映了知識分子乃社會精英。(標題句)所謂「士為四民之首」,社會精英若非具才華,便是以品德良好聞名,而孔子恰恰兩者俱備,充份反映了知識分子品學兼優的特色。(指出知識分子的特色)孔子17歲時便因通曉禮儀及品德聞名於世,他乃其時的禮樂專家,強調禮樂制的重要。據《論語.泰伯》所載:「子曰:立於禮,成於樂」,孔子認為禮使人進退得宜,進而可以立身於世;樂,則可使人養成完美的品格。(史料1:論証孔子有品德)孔子的道德教養極高,往往不輕易記仇發怒,如於鄭國與弟子失散時,縱有途人指其恰如喪家之犬,孔子也只是一笑置之,可見知識分子會樹立榜樣,好教化人民。(史料2:論証孔子有品德)向孔子請教禮樂之人極多,如魯國大夫孟僖子便遣兒子孟懿和南宮敬叔向孔子學禮,足見知識分子道德教養極高的特色。(史料3:論証孔子有品德)同時,孔子亦以博學聞名於世,往往不恥下問,虛心求教,認為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」。(史料4:論証孔子有學識)他曾向不同國籍的人學習各種技能,據《孔子家語》所載,孔子「問禮於老聃,學鼓琴於師襄子,訪樂於萇弘」。(史料5:論証孔子有學識)由此可見,孔子具道德教養,而且教育程度高,反映知識分子乃社會精英的特色。

 

論點二

        另,孔子對仁的追求和實踐亦反映了知識分子士志於道的特質。(標題句)孔子的道是仁,希望天下人也推己及人,認為「人不獨親其親,不獨子其子」,應「己所不欲,勿思於人」,為他人著想。(史料1:說明孔子的道)孔子51歲時出任中都宰,推行仁政,以圖實現其「仁」的理想。孔子把中都管理得井井有條,使該處「路無拾遺,器不雕偽」。據司馬遷《史記.孔子世家》所載:「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,一年,四方皆則之」。(史料2:論証孔子士志於道)中都的政事成為外地效法的榜樣,可見孔子於該處實踐一己理想,盡力將之管治得井然和諧,務求達至「大同世界」,反映了知識分子以天下為己任的特色。(說明)53歲時孔子以大司寇身份陪伴定公出席齊魯夾谷之會,會中再三強調禮治、正名等政治觀。會中齊景公欲奏四方之樂,錯亂禮節,以蠁相向魯國君臣示威。孔子遂提出夷夏之辨,點明會中演奏夷樂不合於禮。及後,齊國以倡優、侏儒演奏莊嚴宮樂,欲耍戲魯君,孔子遂指「惑亂諸侯,其罪當誅」,終依法行刑,將一眾倡優腰斬,可見其對正名的重視。(史料3:論証孔子士志於道)次年又援引古例,指「家不藏甲,邑無百雉之城」,提出墮三都,反映其正名的政治觀。(史料4:論証孔子士志於道)孔子追求達至仁和大同社會,遂將之放於政治上實踐,轉化為仁政、禮治、正名等政治觀,可見知識分子「士志於道」的特色,同時亦反映其以天下為己任,積極入世,以建立社會秩序為依歸。(說明)

 

論點

        此外,孔子於魯國無道時離開魯國,以及拒絕附和奉承衛國掌權者,亦反映了知識分子從道不從君的特色。(標題句)孔子35歲時,魯國正值道衰,三桓共掌魯國政事,季氏甚至私下行諸侯的禮樂,視魯公如無物。更將公室的土地財產、軍隊、人口私下瓜分,引起魯亂,使昭公被擊敗流亡他國至死,孔子遂憤而離開魯國。(史料1:論証孔子從道不從君)孔子55歲時位佇大司寇,位高權重,惟由於魯定公在收下齊國80名美女歌妓後便終日沉迷於酒色淫樂之中,不問政事,孔子屢勸無效,遂自免去職,離開魯國,可見知識分子從道不從君,當追求的理想,如孔子追求的「仁」與統治者意念不一時,甘放棄仕途,亦即所謂「天下有道則見,無道則隱」。(史料2:論証孔子從道不從君)其後孔子周遊列國,衛靈公向其詢問軍事,孔子托詞不諳軍事,只曉禮樂,拒絕回答,寧可不被重用,再一次反映知識分子「道尊於勢」的觀念。(史料3:論証孔子從道不從君)孔子於衛國時有人勸其倘要於衛國有所作為,必須拜見衛靈公夫人南子,惟孔子拒絕巴結奉承南子,更直斥「吾未見,好德如好色者」,狠批衛靈公過於寵愛南子的不當,(史料4:論証孔子從道不從君)反映了知識分子道尊於勢的特色。知識分子具社會良知,當身處無道之世,便會如孔子般不畏強權地加以批評,以有道伐無道。

 

論點

        再者,孔子於窮困失意時仍堅持理想,反映了知識分子安貧樂道的特色。(標題句)孔子一生致力於匡時濟世,惟仕途堪坷,除51歲時曾任中都宰,大司寇等職外,少有將「仁」理想實踐於政治社會的機會。但他仍堅持理想,本著「進則仕,退則教」的思想,從事教育工作,廣收門徒,弟子三千,賢人七十二。又先後到衛、宋、陳、蔡等國宣揚仁政德治的主張,(史料1:論証孔子安貧樂道)反映知識分子縱仕途失意,仍會堅持理想,不會輕易放棄,以弘道自任。孔子又曾被陳、蔡大夫困於陳蔡野外,絕糧七日,弟子多有病倒不快者,獨孔子仍舊講誦不絕。(史料2:論証孔子安貧樂道)更指「君子固窮,小人窮斯濫矣」,點明自己不會放棄理想和操守,反映知識分子追求內在價值多於外在價值,安貧樂道的特色。(史料3:論証孔子安貧樂道)在宋國時,孔子與弟子於樹下習禮,司馬桓魋欲殺孔子,將大樹拔除。孔子道:「天生德於予,桓魋其如予何」,依舊於樹下習禮。(史料4:論証孔子安貧樂道)孔子對於禮樂、仁的追求使其甘願過著流離的生活,自信上天不會讓有德之人被加害,堅持理想,再一次反映知識分子「窮不失義」,「安貧樂道」的特色。(說明)

 

論點五

        最後,孔子整理五經及編《春秋》一舉,亦反映知識分子每多著書宣揚一己思想。(標題句)孔子37歲時始於家中整理詩、書、禮、樂、易五經,可見知識分子有著文化傳承的責任。(史料1:論証孔子著書弘道)晚年編寫《春秋》一書,記載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的歷史。書中微言大義,行文中雖不直接表達對人物或事件的看法,但卻通過細節描寫,詞彙的選取和材料的篩選,委婉而微妙地表達孔子對「道」的看法,暗寓褒貶。(史料2:論証孔子著書弘道)如孔子為達到仁,提倡「正名」,故書中提及僭越稱王的楚莊王時,便稱其楚子,不用其自封的王號。(史料3:先指出孔子的道,再說明如何通過寫書弘揚)據司馬遷所言:「夫春秋者,上明三王之道,下辨人事之紀,別嫌疑,明是非,定猶疑,善善惡惡,賢賢賤不肖。存亡國,繼絕世,補敝起廢,王道之大者也。」(史料4:論証孔子著書弘道)可見孔子於《春秋》中撥亂反正,批評時弊,寄托政治理想,使「亂臣賊子懼」,可見知識分子具批判性,以及著書立說宣揚理想的特色。

        總而觀之,孔子重禮樂,行仁政,編《春秋》,修教養的一生,反映了知識分子乃社會精英,以及其士志於道,從道不從君,安貧樂道及著書宣揚理想的特色。

 

科目之熱門議題

 

2018年DSE中,兩周(即西周和東周)為大熱課題。同學在複習過程中,應嘗試以西周兩次分封作例子,整理出西周封建制度的利弊。至於東周,其時代特色在於各侯國不尊中央,各自為政,與乙部民國初年軍閥割據,地方勢力坐大的情況相類,或於卷一必答題中問及,同學宜將兩者加以比較分析。